来源:China Observer | 发布时间:2025-05-06 09:00
这篇新闻讲述了在中国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的大背景下,街头经济蓬勃发展,成为许多人谋生手段的现象。文章以一位年轻女性支起果汁摊、推销护肤品为例,展示了街头摊位的竞争激烈,甚至出现“网红”摊主。 新闻提到,中美贸易战导致中国企业难以消化关税,小工厂倒闭,失业人口涌入街头,尤其是一些年轻女性,她们利用自身优势在路边摆摊。然而,她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一位在 Huf Hoy 的女性摊主遭遇城管不公正对待,她的摊位被放置垃圾桶,即使她支付了摊位费,城管仍阻挠她做生意。 另一方面,街头经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摊贩占据道路,影响交通,产生噪音和垃圾,引发居民不满。小餐馆因无法与街头摊贩竞争而倒闭,引发恶性循环。街头摊贩的优势在于灵活的地点选择、先发制人、擅长讲故事和吸引眼球。食品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摊贩缺乏监管,卫生条件差。 此外,文章还提到街头摊位也存在一些“潜规则”,新手摊主容易引发纠纷。在失业潮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摆摊行列,甚至出现了“旅游摆摊”的新模式,他们白天旅游,晚上摆摊补贴旅费。 总而言之,中国的街头经济繁荣背后,既反映了经济困境下的生存压力,也暴露出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
来源:China Observer | 发布时间:2025-05-06 06:00
这篇新闻主要讲述了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商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以及中国应对策略。 美国早先已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欧盟紧随其后,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MAE)征收高达66.7%的关税。欧盟调查发现,中国生产商受益于不公平的补贴,使其能够在欧盟市场低价倾销,市场份额从2020年10月的29%增加到2022年10月的41%。受到影响的公司包括 Sobboom, Zoom Lion, Zojan Ding Lee 等。 欧盟此举旨在保护本地制造商,恢复公平竞争。之前,欧盟已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现在已经对近80种中国产品征收了反倾销或反补贴税。 面对美国的关税,中国商品正试图转向欧洲市场。欧盟对此提高警惕,密切关注中国进口商品的动向,并准备采取紧急关税措施。法国呼吁欧盟抵制倾销式涌入的中国产品。此外,欧盟和法国还计划对来自中国的电商小包裹征收处理费,并推动取消小包裹的免税政策。 文章也提到,中国可能通过操纵人民币汇率来提高出口竞争力。同时,中国还试图通过解除对部分欧洲议会议员的制裁,拉拢欧盟以对抗美国。但分析认为,欧盟和美国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共识,中国的策略难以成功。国际议会对华联盟(IPAC)也呼吁欧洲保持警惕,不要轻易恢复与中国的贸易模式。
来源:China Observer | 发布时间:2025-05-06 01:00
今年的中国五一假期,多个热门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引发大量游客在网上抱怨。Ching Yuan Huang Tang Gorge景区甚至出现工作人员高空抛掷漂流船,导致游客哄抢的乱象,引发安全担忧。许多游客在烈日下排队数小时却无法体验项目,只能无奈退票。 各地旅游景点都出现了类似的拥挤和混乱情况,例如Jungja National Forest Park、Yolong Gorge和Yuci Grand Canyon等,游客因交通受阻或无法体验项目而要求退款。武汉的黄鹤楼差点发生踩踏事故,重庆的地铁也拥挤不堪。 尽管中国交通运输部公布了超过以往的出行数据,但旅游业从业者对此表示质疑。他们指出,官方公布的酒店入住率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许多酒店并没有感受到旅游业的“爆炸式增长”,反而面临着生意惨淡的局面。 为了节省开支,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露营或住在车里,而不是入住酒店。这种趋势对酒店业造成了冲击。此外,游客乱扔垃圾的问题也日益严重,给旅游环境造成了破坏。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国游客的人均消费也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旅游景点摆摊赚钱。中国最大的旅游企业集团之一Jing Jang Hotels的业绩持续下滑,也反映了中国旅游业复苏乏力的现状。有专家建议,应该调整现行的长假制度,增加春秋假,让人们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市场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来源:China Observer | 发布时间:2025-05-05 19:00
这篇新闻主要讲述了日产 (Nissan) 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由于中美贸易战加剧、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中国政府对本土品牌的扶持政策,日产在中国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具体来说,日产计划在2026年3月前关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工厂,该工厂曾拥有年产30万辆汽车的能力,但现在开工率不足10%。日产预计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将出现创纪录的52亿美元净亏损。2024年,日产在华销量下降12%,降至约70万辆,仅为2018年峰值的一半。此外,日产已于2024年6月关闭了位于Jan Soo的Chanzo工厂,并计划将产能从150万辆缩减至100万辆。 为了应对美国关税的影响,日产正在减少在中国的业务,并扩大在美的生产。公司正在考虑将一些在日本Fukuoka工厂生产的、面向美国市场的生产线转移到美国工厂。丰田 (Toyota) 和本田 (Honda) 也在增加在美投资和生产,分别在West Virginia和Indiana开设新生产线或转移生产。 这反映了外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的普遍挑战,例如通用汽车 (General Motors) 和福特 (Ford) 此前也关闭了在华工厂。分析认为,中国政府对国内品牌的补贴、贸易壁垒、政策不透明以及经济放缓等因素都加剧了外国品牌的困境。此外,中国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下降。这些因素导致日产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在华投资策略,并寻求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
来源:China Observer | 发布时间:2025-05-05 09:00
这篇新闻主要讲述了日本和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战略竞争,特别是围绕高超音速导弹和电磁轨道炮展开的对抗。 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高超音速导弹,如DF-17、YJ-21和DF-27,旨在突破美国和日本的防御系统。虽然这些导弹的威胁被部分夸大,但其高速和难以预测的弹道给拦截带来了挑战。 为了应对中国的威胁,日本正在研发电磁轨道炮。日本海上自卫队已在“Asuka”号测试船上测试了这种轨道炮,可以将小型弹丸加速到7.3马赫。轨道炮的优势在于其成本效益和高速,能够拦截高超音速导弹。虽然存在弹丸无制导和炮管寿命有限的问题,但通过部署多艘配备轨道炮的舰船,可以形成密集的火力网络,有效拦截中国的导弹。 文章还分析了中美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文化差异。中国倾向于公开展示进攻性武器,如高超音速导弹和卫星激光武器,旨在挑战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而美国和日本则采取更加低调务实的策略,专注于提升实际作战能力,而非宣传。 文章最后指出,西太平洋地区的紧张局势源于中美两国战略利益的冲突,而通过G20等平台进行外交谈判,加强能源合作和共享渔业资源,是缓解紧张局势的最佳途径。
来源:China Observer | 发布时间:2025-05-05 05:00
近一个月来,中国各地频繁发生不寻常事件,引发民众不安。5月3日,深圳中山大桥隧道内一辆卡车起火,且复燃两次,造成桥梁拉索受损,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5月2日,浙江省一工厂发生火灾,整座工厂被烧毁,有传言称造成人员死亡。此外,5月1日,福建建设银行大楼也发生火灾,浓烟滚滚。然而,中国媒体和网站对此类事件报道甚少,情况显得十分蹊跷。 4月30日,四川省塔安市一社区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人死亡,21人受伤,2人失踪,具体原因不明。4月29日,老阳市一餐馆发生严重火灾,导致22人死亡,3人受伤。据称,该事件已引起中央政府的重视,习近平和李强均作出指示,强调要维护社会稳定。 4月23日,南京一辆电动货车突然起火爆炸,北京顺义区一座桥梁也因火灾导致部分桥体坍塌。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例如广东等地夜空突然变亮,以及建筑物倒影出现异常红光等。更早前,2月28日有人拍到山东沂蒙湖上一栋建筑,楼体没有灯光,但水中的倒影却灯火通明。 4月23日,锦州青岩寺的黑龙潭中出现两条酷似太极阴阳鱼的鱼,吸引了众多游客。4月25日,大量鲤鱼在洞庭湖大桥附近聚集跳跃,场面壮观。4月21日,昌都硕督出现“双日”现象,引发网络热议。4月18日,广西一位博主声称拍摄到“七日”现象。另外,四川省青川县在4月30日遭遇罕见冰雹天气,农作物受损严重。4月19日,广西部分地区也遭遇强风、暴雨和冰雹。 这些异象和灾难事件引发了民众的各种猜测和担忧,有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也有人认为这是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来源:China Observer | 发布时间:2025-05-05 01:00
这篇新闻总结了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严峻困境。知名评论员Tangi Chow的预警似乎正在应验,房市面临着比预期更糟糕的局面。 报道引用了一些案例,例如一位女士以108万日元购入的房产,最终仅以560日元的价格被法院拍卖,损失惨重。另一位房产拥有者在Wui的房产,即使降价也难以出售。 财经博主Reiku发出警告,建议持有房产者尽快出售,即使亏损也在所不惜,并预测未来中国90%的房产将难以出售。Reiku 认为,依靠政策刺激房市是饮鸩止渴,并指出当前租售比失衡,租金下滑,意味着房产正在贬值。他还指出,政府并无拯救房市的真正计划。 文章还列举了九种应尽快出售的房产类型,包括学区房、商铺、酒店式公寓、别墅、景观房、写字楼、老旧小户型、小产权房以及人口流出地区的房产。 新闻最后提到,许多购房者面临失业和降薪,无力偿还贷款,导致法拍房数量激增。然而,由于法拍房存在诸多风险,例如产权纠纷、隐形债务等,人们对法拍房的兴趣也大减。银行现在面临越来越多的坏账,也面临巨大压力。 Reiku还预测,中国经济的衰退可能持续至少10年,建议大家做好应对准备,并采取防御性措施。
来源:China Observer | 发布时间:2025-05-04 19:00
2025年的上海国际汽车展,出现诸多令人遗憾的现象。首先,小米CEO雷军虽携Xiaomi SU7系列参展,但备受期待的YU7车型并未亮相,且雷军本人也缺席了小米展台,官方解释是为保证质量,但对小米展台来说是巨大损失。其次,现代(Hyundai)、起亚(Kia)、捷尼赛思(Genesis)等韩系品牌,以及吉利(Gili)等中国品牌缺席,这是23年来首次。第三,兰博基尼(Lamborghini)、玛莎拉蒂(Maserati)和劳斯莱斯(Rolls-Royce)等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仅剩宾利(Bentley)支撑场面。与此同时,比亚迪(BYD)和云度S848等中国品牌订单火爆,引发了对超豪华品牌缺席原因的疑问。 第四,曾经风光一时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吉利和哪吒(Neta)也从展会上消失,为小米等新来者腾出了空间,华为Harmony生态成为新宠,凸显了电动汽车行业竞争的残酷。第五,展会体验脱节,部分公司过于注重用花哨的技术演示(如飞行机器人)甚至售卖手机来吸引眼球,而非专注于汽车本身。 豪华品牌集体缺席的背后,是中国市场销量大幅下滑的现实,导致参展回报率过低,比如法拉利(Ferrari)去年在中国销量下降22%,玛莎拉蒂(Maserati)更是暴跌92%。此外,蔚来汽车(NEO)董事长李斌在展会上用新款SUV恩沃L9演示“钓鱼车”场景,引发争议,并暴露出蔚来巨额亏损的窘境。丰田展台的普拉多(Praau)和荣放(RAV 4)等车型遭到恶意破坏,也引发了对展会安保和公众素质的担忧。最后,北京汽车集团的Arc Fox展台发生火灾,以及小米汽车因高速事故和工作时长争议而受到负面影响,都给本届车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来源:China Observer | 发布时间:2025-05-04 09:00
这篇新闻报道了中国制造业在2025年4月面临的严峻危机,主要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实施的145%的关税导致出口订单大幅下降,许多工厂倒闭或停产。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40,是16个月来首次跌破临界线。服装,家具等沿海制造业中心出现工厂倒闭、老板跑路、工人讨薪等现象。一名家具厂老板倒闭感叹比疫情还艰难,引发了其他行业从业者的共鸣。 中国国内房地产崩溃,消费市场萎缩,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加剧了贸易战的影响。尽管一季度出口数据一度亮眼,但在关税生效后,美国进口商取消或推迟订单,导致中国工厂开工不足,失业率迅速上升。广东等地的招聘市场几乎停滞,甚至出现人力资源中介劝退求职者的现象。 面对危机,中国政府的应对包括私下豁免部分美国商品的关税,鼓励出口转内销,但效果有限。官方媒体发起民族主义宣传,强调“中国不跪”,但同时遭到一些批评,认为这种强硬姿态只是为了安抚国内民众。 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下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经济学家指出,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本在于体制,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贫富差距扩大,内需难以提振,出口贸易受损,内外受困,经济面临崩溃风险。网上出现大量讨论,反映了民众对于经济困境的担忧和不满。
来源:China Observer | 发布时间:2025-05-04 06:00
2024年“五一”假期,中国迎来出行高峰,预计将达到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然而,游客的体验却不尽如人意,引发大量不满。 一方面,过度拥挤导致出行困难,例如武汉地铁的混乱场面。很多景区趁机涨价,进一步加剧了游客的抱怨。在北海,有游客反映海鲜价格虚高,菜单不透明。停车乱收费、强制消费等现象也屡见不鲜。李江沿岸,甚至出现老年人强迫游客为拍照付费的情况。北海某景区,对游客的消费套路重重,包括高额的摆渡费、停车费等。 另一方面,部分景区名不副实。一些以花卉为主题的景区,实际花卉稀少,令游客失望。庐山、井冈山等地的旅游体验也备受诟病。 此外,有视频博主批评一些地方政府为刺激消费,过度宣传,但实际情况与宣传严重不符。陆洋的崇度果的旅游体验也极差。 尽管官方媒体大肆宣传“五一”假期的旅游热潮,但也有人认为这种集中式的旅游模式弊大于利。北京新世界百货商场的情况表明并非所有旅游都欣欣向荣。由于假期集中,出行选择受限,导致高速公路拥堵,景区人山人海。同时,疫情后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上升,家庭收入下降,国内需求疲软,消费者的信心和购买力不足。 旅游消费支出主要流入国有企业和知名景区,小商户利润微薄,难以从中受益。有人认为“五一”出游是为了刺激民众消费。还有评论员表示,假期出行体验差,不如在家休息。 经济学家指出,根本问题在于资源分配不均和体制问题,不改革土地和银行所有制结构,国内需求将持续疲软,经济挑战将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