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IT OpenCourseWare | 发布时间:2025-05-27 22:00
这段对话主要围绕编程中的debug技巧展开。ANA BELL解释说,debug的过程就是修复代码中不符合预期的错误。她指出,代码的运行结果与预期不符是常见问题,这与自然语言不同,代码的解释是唯一的。 为了解决debug问题,ANA BELL介绍了“橡皮鸭调试法”(rubber ducky debugging)。核心思想是,向一个完全不懂编程的对象(例如橡皮鸭、青蛙、小猪,甚至是年幼的孩子)详细解释每一行代码,甚至是那些你认为正确的代码。这个过程迫使你仔细审视代码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更容易发现潜在的错误。这就像寻找眼镜,花费很多时间却发现眼镜就在头上一样。 SARAH HANSEN表示,这种方法在生活中也适用,很多时候问题出在自身。最后,SARAH HANSEN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莫西干头鸭子,并表示会向它解释代码。节目组的BRETT也选择了一个类似的鸭子,最终节目组也选择了一个莫西干头鸭子。
来源:MIT OpenCourseWare | 发布时间:2025-05-14 22:00
这段对话主要围绕着编程学习、调试技巧以及如何利用AI辅助编程展开。对话中提到使用像Jenny I这样的AI工具生成代码片段,但强调了“trust but verify”原则,即信任AI生成的结果,但也要进行验证和调试。这是因为AI是基于概率生成,可能存在错误,需要人工干预纠正。 在编程教学中,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解决bug的方法之一是“rubber ducky debugging”,即向一个不懂编程的对象(比如橡胶鸭子)详细解释代码的逻辑,迫使自己仔细检查每一行代码,从而发现错误。 对话者还分享了在MIT教学的经验,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互相交流可以开拓思路。同时,要适当休息,进行“mind wandering”,让大脑在无意识中寻找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大家放松,还设计了计算机科学主题的涂色书。 关于编程,对话者认为逻辑和创造力各占一半。从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到选择算法,再到调试代码,都需要创造力。编程就像阅读一本好书,让人沉浸其中,不断提升技能。即使是新手,也可以借助AI工具入门,逐步掌握编程技能。对话者还推荐了一本自己写的书《Get Programming, learn to code with Python》作为入门教材。
来源:MIT OpenCourseWare | 发布时间:2025-04-29 03:10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该新闻的300字总结: **核心内容:** Jonathan Gruber教授在课程中从生产者角度讲解供给曲线的来源,重点在于生产函数。他指出,企业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而利润取决于消费者需求、生产成本和竞争。在标准模型中,企业主要控制生产成本,因此最大化利润等同于最小化成本。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一个黑盒,将投入转化为产出,描述了企业在技术上可行的生产方式。投入要素主要包括劳动(L,劳动时间,价格为工资)和资本(K,机器、建筑等,价格为租金)。生产函数用公式表示为q = f(L, K),小q代表特定企业,大Q代表整个市场。 **短期与长期:** 投入要素分为可变和固定。短期内,某些要素固定,某些可变;长期内,所有要素都可变。通常假设劳动是可变的,资本是固定的。 **长期生产与规模报酬:** 在长期中,企业可以调整所有投入要素。等产量线(isoquant)表示相同产量的不同资本和劳动组合,类似于消费者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等产量线的斜率为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表示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 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描述了当所有投入要素按比例增加时,产出会如何变化。可能出现规模报酬不变、递减或递增。 **生产力:** Gruber教授提到,Thomas Malthus的人口理论忽略了技术进步,导致对农业生产的预测失败。生产函数应考虑生产力因素A,即q = A * f(L, K)。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取决于教育、企业研发和公共研发等因素。生产力提升的成果可以用于增加产出或减少劳动时间。美国和欧洲在如何分配生产力提升的成果方面做出了不同选择。
来源:MIT OpenCourseWare | 发布时间:2025-04-29 01:15
这段对话中,SARAH HANSEN采访了ANDREW W. LO,主要探讨了金融如何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能源转型。 ANDREW W. LO早期专注于金融建模和投资策略,后来因为亲友罹患癌症去世,开始反思金融在医药研发中的作用。他意识到,许多有潜力救命的药物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上市,这促使他思考如何利用金融的力量来解决这一问题。 他认为,要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不能仅仅依赖能源转型,更要关注“能源添加”,即开发新的绿色能源来源。他提到了核裂变、核聚变和地热三种潜力巨大的绿色能源,但需要大量的投资。他强调,金融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投资这些项目,政府不仅能长期节省开支,还能获得回报,从而更有动力进行投资。 ANDREW W. LO还指出,世界财富分配不均,如果能更有效地分配财富,就能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实现共赢。总之,他呼吁金融界人士承担起社会责任,利用金融知识和工具来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来源:MIT OpenCourseWare | 发布时间:2025-04-24 22:00
这段新闻介绍了OER(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开放教育资源)的概念、用途以及如何查找和使用它们。**Carlos Gutierrez**来自**MIT Open Learning**的**OWLS**团队,担任知识产权协调员,他介绍了由**MIT Libraries**开发的OER资源指南。 OER是免费且开放许可的教育材料,包括书籍、文章、图表、幻灯片、作业等,可用于教学、学习、研究等。需要区分开放获取(open access)和开放许可(open license):前者指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查看,后者涉及重用内容的许可和义务。 OER资源指南由**Nicholas Albaugh**协助整理,汇集了书籍、文章、教学资源和新闻机构等OER。OER可以用于教学研讨会、补充在线课程材料以及辅助教育内容创作。 重点在于确定OER的许可类型,识别版权所有者和适用限制。可以通过资源库或数据库查找已分类的材料。即使是开放许可也可能带有义务。Carlos Gutierrez 通过三个例子介绍了如何使用 OER, 并且在最后鼓励大家在教学环境中使用 OER。
来源:MIT OpenCourseWare | 发布时间:2025-04-22 22:15
这段新闻主要讨论了是否应该使用 ChatGPT 来规划退休。虽然目前让 ChatGPT 直接进行财务决策还为时过早,但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学教授 ANDREW W. LO 认为,人们应该利用大型语言模型来思考退休问题,例如询问 ChatGPT 关于退休需要关注的问题、时间规划、可利用的产品服务以及如何获取更多财务信息。 ANDREW W. LO 及其同事正在开发一种人工智能财务顾问,旨在满足监管机构要求的“信托义务”,即优先考虑客户的最佳利益。他们希望为那些负担不起财务顾问或金融机构不愿意提供服务的客户提供可信赖的 AI 财务建议。 SARAH HANSEN 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对于金融知识匮乏的人来说,如何判断 ChatGPT 给出的答案是否可靠?ANDREW W. LO 建议,除了 ChatGPT,还需要与朋友、家人以及金融机构的人员进行讨论,进行多方验证,就像寻求医疗建议一样,要获得第二甚至第三意见,最终个人需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来源:MIT OpenCourseWare | 发布时间:2025-04-16 22:00
这段新闻主要讲述了金融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工智能(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潜在风险。 **个人理财方面:** * 强调了财务规划的重要性,建议人们更灵活地运用现有资源,避免将不同用途的资金分隔开来。 * 指出很多人不了解金融运作,导致生活被金融控制,而非利用金融实现目标。 * 建议人们更早地开始财务规划,因为早期的财务决策会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AI与金融方面:** * 目前不建议直接使用像Chat GPT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进行退休规划,因为它还不能胜任委托财务决策。 * 重点在于AI在提供可信赖的金融建议方面的潜力,特别是针对那些无法负担传统金融顾问服务的人群。 * 正在开发一种AI金融顾问,致力于满足监管机构要求的信托责任,即优先考虑用户的最佳利益。 * 强调即使使用AI,也需要人类的支持,与家人朋友讨论,并与金融机构的人员互动,以避免AI产生“幻觉”问题。 * 同时也警告了AI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潜在风险,例如被滥用于非法活动,以及可能导致的大规模失业问题。 **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方面:** * 强调了金融在解决气候变化等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 举例说明了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和融资策略,可以加速能源转型,例如投资核聚变、核裂变和地热等绿色能源。 * 提出了“适应性市场假说”,认为市场并非总是有效,人类行为会影响市场,因此需要理解人类行为与金融市场的互动。 * 呼吁人们认识到自身的不理性倾向,并通过情景分析来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 **个人经历和价值观方面:** * 分享了自己早年专注于投资,后来转向关注金融对社会影响的经历,这源于亲友罹患癌症的经历,让他意识到金融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作用。 * 强调自己患有数学学习障碍,因此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 强调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母亲培养了他对学习的热爱和努力工作的精神。
来源:MIT OpenCourseWare | 发布时间:2025-04-02 22:42
这篇新闻稿总结了经济学课程讲师 JONATHAN GRUBER 关于行为经济学的演讲。他指出,传统的经济学模型虽然能够简洁地解释世界,但忽略了心理学上的许多现实,因此需要改进。 GRUBER 重点介绍了“时间不一致性”的问题,即人们虽然能制定最优计划,但难以执行。他以吸烟和退休储蓄为例,说明人们往往会因为短期的满足而放弃长远的利益。他提到,传统的经济学模型假设人们对未来的折扣是指数型的,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折扣实际上是双曲线型的,即更看重当下,对未来的折扣更深。他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解释了如何将这种双曲线折扣引入到经济学模型中。 GRUBER 还介绍了一些其他的行为经济学概念,例如损失厌恶、不稳定的偏好和统计偏差。损失厌恶是指人们更看重已经拥有的东西,而对可能得到的东西不那么重视。不稳定的偏好是指人们的偏好会受到问题提问方式的影响。统计偏差是指人们在评估风险和概率时会犯错误,导致他们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最后,GRUBER 讨论了行为经济学对政策的影响,他认为,政府应该考虑人们的“内在性”,即人们伤害自己的行为也会影响社会福利。他以香烟税和肥胖问题为例,说明了如何运用行为经济学的原理来制定更有效的政策。他提倡使用“助推”手段,即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来引导人们做出更理智的决策。他提到纽约市长 BLOOMBERG 提议禁止大份汽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这些政策面临政治阻力,但 GRUBER 认为值得认真考虑。
来源:MIT OpenCourseWare | 发布时间:2025-04-02 22:42
这篇新闻总结了**JONATHAN GRUBER**教授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经济学讲座内容。讲座的核心是探讨在追求更公平的社会结果时,往往需要牺牲一定的效率,即所谓的“公平效率权衡”。 **GRUBER**教授以经济学家**Arthur Okun**提出的“漏桶”概念来阐释这个问题:如果将富人的钱转移给穷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损失(例如,税收带来的经济活动减少,以及福利制度可能降低人们的工作意愿),那么这种转移在什么情况下才是值得的? 讲座讨论了社会如何评估财富分配,并介绍了四种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Utilitarian,强调总效用最大化)、罗尔斯主义(Rawlsian,关注最弱势群体的福利)、保守主义(强调机会平等而非结果平等)以及商品平均主义(Commodity egalitarianism,确保每个人都达到基本生活水平)。 教授展示了美国收入不平等的事实,并将其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指出美国的不平等程度较高。他还用**Baltimore**的例子,展现了地域差距带来的严重后果,例如生活在**Sandtown-Winchester**和**Roland Park**的居民,生活预期竟相差17岁。 最后,讲座分析了重新分配财富的效率成本,包括税收造成的无谓损失和转移支付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教授用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当政府试图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来提高最低收入保障时,高收入者可能会减少工作,而低收入者也可能降低工作意愿,从而导致“漏桶效应”。
来源:MIT OpenCourseWare | 发布时间:2025-04-02 22:42
这段新闻总结了国际贸易的核心概念和相关争论。教授首先以情人节玫瑰为例,指出美国在二月种植玫瑰成本高昂,而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气候适宜,玫瑰种植成本低廉,引出国际贸易中消费者受益(廉价玫瑰)和国内生产者失业的矛盾。 然后,教授提到自由贸易的党派立场已经反转,并介绍了出口、进口和贸易逆差的概念。美国目前出口约2万亿美元,进口约3.2万亿美元,存在1.2万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教授用一个“皮卡丘和胖丁”的例子来说明,贸易逆差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在于贸易是否让双方都受益。 接着,教授引入了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PPF)的概念,以及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和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范围经济是指生产一种商品能提高另一种商品的生产效率。教授以学生在MIT做考试和作业为例解释了这个概念,说明共同完成比分开完成效率更高。 然后,教授使用一个两国(美国和哥伦比亚)、两商品(玫瑰和电脑)的模型,解释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哥伦比亚更适合种植玫瑰,美国更适合生产电脑。教授区分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并用勒布朗·詹姆斯打篮球和割草的例子解释了比较优势的意义。 在“自给自足”(autarky)的状态下,教授讲解了如何用完美竞争市场概念计算出两国各自的玫瑰和电脑价格。随后,教授指出,通过允许贸易,可以创造范围经济,实现专业化生产。教授最后提到,比较优势可以来自天赋禀赋(factor endowments),技术创新,以及环境破坏或恶劣的劳动条件等“破坏性路径”。这引出了对自由贸易的反思,并将在下一节课讨论其福利经济学影响。